【社会实践】关于开展厦门大学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7-17 点击次数:4880

关于开展厦门大学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活动的通知

全院各团支部: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践中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实践中“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建设新福建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教育部、团中央、团省委的部署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厦门大学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教务处、团委决定,组织开展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

    二、组织单位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

厦门大学党委统战部

厦门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厦门大学教务处

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

三、总体思路

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重要回信、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重要回信和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重要回信精神为重点,结合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访谈实录,让学生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深切感受人民领袖春风化雨般滋养青年心灵的精神魅力,从而更加自觉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今年“三下乡”社会实践要注重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策划开展“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2020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等系列线上活动,推动线下线上融合联动。

四、组织形式

学院可根据自身情况组建队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返校学生以学校驻地为主,在家学生以家乡为主,就近就便、力所能及地开展。要以学生个人实践为主,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建议团队采用“云组队”模式,即:采用线上组队模式,不在线下聚集,队长所在的学院即为团队所属学院,团队由所属学院进行管理,实践队员不得前往异地开展实践。团队实践过程中,各院教师、政工干部应在线上充分指导,鼓励返乡教师线下指导本籍贯的团队。团队和个人通过结项答辩进行总结。

五、活动内容

(一)重点方向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突出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重点,引导学生参与属地化、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1.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以学生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鼓励学生参与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疫后心理疏导、医护子女辅导、便民利民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典型事迹宣讲等实践活动,为战胜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2.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今年突发疫情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可以开展政策解读、实地调研、技能培训、医疗扶持、电商带货、就业服务、资源对接、信息服务、志智双扶等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凝聚力量、贡献智慧。要注重讲好脱贫故事,展现变化历程,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制度自信。

3.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动员鼓励在乡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开展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三农、青年工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促进基层团的工作。

4.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地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基层群众革除陋习不吃野味,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5.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以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实践、社区报到、兼职锻炼、实习实训等为主要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6.开展“爱劳动”教育实践。设立“田间学堂”,组织学生开展劳动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一线动手动脑、出力流汗。鼓励学生在当地防疫要求允许的情况下,进工厂、社区、实验地等开展生产劳动实践提升劳动能力,切实做出实效,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念,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二)专项团队

除以上团中央、团省委的专项计划和我校共建合作单位实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外,校团委针对各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招募全校专项团队,主要包括:

1.“重走嘉庚路”专项。校主陈嘉庚为厦大留下的“嘉庚精神”是每一个厦大人的宝贵财富。时值厦大百年,为引导广大同学学习体悟“嘉庚精神”,今年面向全校招募组建专项团队重踏嘉庚先生足迹,弘扬嘉庚先生精神,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厦门大学百年历程的艰辛与辉煌,为共同迎接我校的下一个辉煌百年积聚青春力量。

2.“脱贫攻坚”专项。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充分发挥高校的组织优势和大学生的知识优势,重点面向全校招募由专业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的高质量实践团队前往福建省“九市一区”和宁夏隆德,积极与地方对接联系,助力2020年脱贫攻坚的圆满收官

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面向全校招募重点团队,结合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赴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挂职锻炼、实地调研、志愿帮扶等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将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通,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六、工作保障

1.学生社会实践考核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要求由学院具体制定,按照社会实践工作基地化、项目化导向,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基层实际需要,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各院成立考核工作小组,其成员应包括党政负责人、指导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等,参照社会实践评优管理办法为优秀团队、优秀教师、积极分子的评选制定考核标准。本科生的学分认定按照教务处有关规定执行;研究生的学分认定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2.教师带队和指导

每支社会实践队都应有教师指导。在疫情还未完全结束的当下,确需线下组队实践的,须由学院向校团委书面申请并配备带队老师,不得任由学生自行组队开展线下实践。

3.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实践经费,教务处、研究生院统筹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持。申报团中央的实践活动的费用由学院负责,各学院(研究院)要在综合办学经费中安排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

4.安全教育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学校统一为实践队员办理保险,并印发《2020年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每位实践队员如需实地实践必须签署“个人责任书”(附件8)和“监管人同意书”。时逢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各单位要全面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制定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对参与实践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重点开展防疫教育。

在实践期间,各单位严格执行“一日一报制度”,并且每日健康打卡,安排值班的政工干部每日17:00汇总本单位实践团队最新情况向校团委值班人员报告;实践队队员需人人配备足够的口罩和消毒液,出门佩戴好口罩,勤洗手,不去人流多的地方等防护工作。如不可避免往返或停留疫情较严重地区,需出示7天有效的核酸检测报告和绿色的健康码,并且向学院申报记录。各社会实践团队带队教师或学生队长要负责做好本实践队出发、返校及在外期间信息报送工作。

5.宣传报道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校园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疫情期间进行社会实践的防疫工作的宣传报道。广泛动员学生参与到文字、组图、视频拍摄和新闻报道写作中,反映、记录和宣传实践过程,并向所在高校或各级团委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投稿。

各院团委的微信公众号需开设“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专栏,征集作品、按时发布。各实践团队可使用DV、相机拍摄表现实践主题、思想、过程和内容以及突出疫情期间进行实践的防护工作的短片,并加工形成具有思想深度、教育意义和传播价值的视频作品。每支实践团队都应有专人负责新闻宣传工作。优秀的作品校团委将择优向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推荐。

6.成果展示

举办重点成果培育与支持计划,开展实践成果的培育。1012月对选题出色、开展质量高的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后期展示,以培育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及影响的成果。展示的主要载体有以下几类:

1)“品牌实践项目”案例征集。征集各院在实践品牌培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持续推进的重点长期项目和学生自主设计长期运作的实践项目,申报案例在形式上要体现工作亮点,总结凝练具体做法。

2)“我的实践故事”系列宣讲活动。各院可组织学生于基层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内容丰富、成果突出的“实践故事”以及真情流露、承载感动的“实践感悟”整理汇编成册,并邀请优秀团队通过活动展示形式进行宣讲报道。

3)“青春实践录”优秀实践视频、纪录片展播。学院可组织实践队将拍摄的微视频、微记录进一步加工转化,形成主题鲜明、视角独特、青春励志、艺术性强的纪录作品,彰显青年学生的思考感悟、成长体会和青春风采,各院可组织资助并择优推荐参加校内外各类微视频或微电影大赛。

4)“行走实践路”摄影作品评选展览。各院组织评选出内涵深刻、视觉效果鲜明、时代性强的社会实践摄影图片作品并集中展览。摄影作品可以是反映实践过程和内容的特写照片,也可以是一组反映实践对象生活的图片故事。通过照片的视觉冲击和背后的信息,展现出厦大学子镜头下的中国社会。

5)优秀实践论文评选。各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大赛”,要求论文选题新颖,调查研究方法科学,具有学术或应用价值。学院可择优选拔院内获奖的实践论文参加年度优秀成果评比活动。

6)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各院应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基地作为优势载体在社会实践育人环节中的作用。在今年社会实践基础上,对能够形成典型性、示范性实践成果的单位或组织,与之合作并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7.总结表彰

在暑期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学院(研究院)可以自行组织通过线上线下答辩、提交实践报告等材料的形式等,评选优秀院内队伍,并做好总结表彰工作,通过各种传播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分享社会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并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

七、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根据本通知要求,在考虑到本院具体情况下,制定学院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及时推进各阶段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学院的优势教师资源,鼓励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参与到社会实践选题、立项和指导中来。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实地实践。建议在疫情相对安全的地方开展实地实践,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发挥各个实践队的主观能动性。

2.完善机制,确保质量。各单位要突出社会实践的项目化、基地化管理,做到“按需设项、据项组团”,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作风严实,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要深入实际,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观光旅游;要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不给基层增加负担。

各单位要组织收集并严格把关各实践队的实践内容、宣传和成果等。可评选出优秀队伍推荐到校团委。鼓励各单位与服务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品牌项目,形成特色社会实践网络,确保社会实践成果不断深化,着力提升社会实践质量。条件成熟的社会实践队伍要成立临时党团组织。

3.落实保障,确保安全。各单位要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低风险地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确保安全、就近就便、个人为主、网上优先”的原则开展实践。活动开展前,要充分研究形势,做好安全预案。根据地方疫情形势发展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如遇突发情况,要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各单位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始终把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依法依规组织各项实践活动。要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在活动组织实施中要完善制度规范、突出过程管理,加强过程督导,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和安全性。要选派教师指导实践,守好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要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极端天气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与处置。

团队和个人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应集体行动,不去人流多的地方,避免与社会实践无关的人群聚集。应携带足量的口罩,在室外及封闭的室内都应佩戴好口罩,同时也应准备充足的防疫药品和物品。应与社会人员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鼻子、嘴巴以及眼睛。社会实践过程中,应乘坐有正规营运资格的交通工具,禁止乘坐没有客运资格的交通工具和超载车(船),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测量体温并全称佩戴口罩。要在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堂或饭店就餐,注意就餐间隔,避免多人同桌用餐。在住宿方面应选择有经营资格和安全保障的旅馆入住,住宿期间应减少不同房间之间的串门。如团队成员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暂停社会实践活动,并立即上报学院及学校,就近前往当地发热门诊进行就诊。

八、成果提交

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各团队及个人需向实践中心提交实践活动成果,作为对该次暑期社会实践进行评比表彰及资助划定的依据。团队应提交的材料包括:

1.厦门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反馈表(附件1)。纸质版和电子版都要提交,此表格作为本科生学分认定的重要证明,请务必开具。

2.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带队教师登记表(见附件2)。纸质版和电子版都要提交;

3.需提交调研论文(后期有评选优秀调研论文,具体格式见附件3)。论文应按照《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排版格式》(附件3)的要求统一进行排版,纸质版和电子版都要提交;

4.实践调研报告总结(模板见附件4)。纸质版和电子版都要提交;

5.每位团队成员(个人)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活动心得感悟;

6.至少10张记录和反映实践活动开展实况的照片。照片要有场景、有动作、突出实践主题、照片注释要清晰明白;照片命名方式统一为“XXX学院(研究院)+团队名称+照片上所反映实践内容”(例,XXX学院(研究院) XXX实践队在厦门码头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工作)。如果实践队在实践过程中有拍摄主题鲜明、视角独特、青春励志、艺术性强的视频作品,也请刻盘后推荐给院团委;

7.实践活动微电影或纪录片视频(5分钟左右);

8.新闻稿发表情况统计表(附件5)。实践队要在“厦门大学社会实践指导中心”至少投稿一次,投稿要求参照《2020年厦门大学返家乡实践投稿征集》(附件7);鼓励往高级别平台投稿;

9.其他能反映实践活动成果、展现青年学子风采的材料(选交);

10.厦门大学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报名表(附件6)。

 

各团队及个人请将“附件6:厦门大学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报名表”、“附件8:个人责任书”“团队名+报名表”形式命名,并202072220:00将电子版提交至指定邮箱。

本科生团队:yxysjzx@qq.com

研究生团队:socialpracticeyxy@qq.com

 

其他材料预计于9月开学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上交时间开学后通知,请知悉。

附件:

附件1.厦门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反馈表.docx

附件2.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带队教师登记表.docx

附件3.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排版格式.docx

附件4.厦门大学实践报告总结模板.doc

附件5.厦门大学医学院实践队媒体报道汇总.xlsx

附件6.厦门大学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报名表.xlsx

附件7.2020年厦门大学返家乡实践投稿征集.docx

附件8:厦门大学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个人责任书.docx



 

共青团厦门大学医学院委员会

 年七月十七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