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医学院联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管理中心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暨“石榴花开向未来”学科探索活动。翔安校区学生办主任、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高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坤钟、团委书记邱超超、本科生辅导员陈陈瑾,少数民族预科生管理中心教学秘书周桢妮,少数民族预科生和医学院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少数民族预科生管理中心一行率先走进成伟楼人体标本馆。医学院解剖学教师王泽恩以系统解剖学的角度,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多方面全方位介绍了人体的基本构造和解剖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由宏观入微观,揭开人体结构的奥秘。在介绍到神经系统时,王泽恩特别介绍了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赵颖俊教授团队发现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新靶点”,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这一过程使在场师生对医学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同学们探索医学奥秘的热情。

随后,师生们移步至爱礼楼207会议室开展交流座谈。首先,王坤钟从发展历史、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作了学院基本情况介绍,并详细介绍了医学生的培养过程、就业前景、职业发展。他表示医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医学生未来大有可为,欢迎各民族学子选择医学院,为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贡献青春力量。

2023级本科生、2022届少数民族预科生娜迪拉·艾尔肯和姚梓桐分享了自己学习、生活、成长的经历。娜迪拉·艾尔肯以对医学的热爱出发,介绍了选择医学院的初衷,并详细介绍了医学生的学习内容、住宿条件、就业方向。姚梓桐结合课程学习、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内容,展现了医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就大医班遴选、医学生升学情况、博伊特勒书院选拔等情况展开充分交流。


最后,高斌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赞扬了医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果和医学生的勤奋,并为同学们展望了医学学科发展的光明前景,鼓励对医学感兴趣的学生充分发挥医学院的资源优势,促进医学学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让科研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本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医学院与少数民族预科生管理中心的联系,也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师生的交流。未来,医学院也将与少数民族预科生管理中心深化交流合作,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真正实现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共同学习、共同进步。